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 标 阐 释时 空 构 建1.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政策的历史背景,知道汉初“无为”的举措,认识从“无为”转向“有为”的历史必然性2.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 阐释 时空 构建 1.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政策的历史背景,知道汉 初“无为”的举措,认识从“无为”转向“有为”的历史必然 性 2.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概括董仲 舒新儒学的基本主张 3.概括汉朝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分析“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影响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页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3)表现: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4)影响: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社会繁荣,国力 日盛。 2.积极有为 (1)原因: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 西汉的稳定。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由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 2.特点:糅合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 儒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