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杨阳

爱与美 杨阳爱与美 总觉得此话题太泛,诉笔万端,不知从何说起,如何命名,就暂且提出一个问题:美是什么,这是至今仍无定论关于美的本质的世纪之论。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强调区分了“什么是美的东西”和“

爱与美 杨阳 爱与美 总觉得此话题太泛,诉笔万端,不知从何说起,如何命名,就暂且提出一个问 题:美是什么,这是至今仍无定论关于美的本质的世纪之论。柏拉图在他的《对话 录》中,强调区分了“什么是美的东西”和“什么是美”,提出了“各种审美对象 的共同本质”,“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为其美得那个品质”。这就好比钟会拜 会嵇康,嵇康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 去”。什么都回答了,却什么都没有回答。 很多论述美之物,便言此物具有何种特征、节奏、音韵、形式,或整齐参差, 或壮阔冷咽,例如诗庄词丽,“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 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美在音节回环;“黄河之水天上来”,美在壮阔瑰丽;“十步 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美在侠气逼人„„准确地说,这些观点更近于文艺理论或 审美心理学,却未能道明这些客观事物何以能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我们不是探讨 该如何才是美,而是美到底是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它们能引起我们的感情共鸣和审 美感,却不妨问一句它们为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审美感,有些问题如果多想一步,或 可别有洞天,例如苹果下落。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它们批评为俗的东西虽不 同,它们批评为俗是相同的”“当他看见他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的心理反应或感 想一定是相同的,否则绝不会同声说:“俗~”那么这些不同的事物中,必定有什 么相同的品质使不相同的人发生相同的感想,——《论俗气》.这里片中的仍是文艺 理论之事。若将其再推一步,为什么客观对象作用于主观后会引起我们的别样愉 悦,而此时我们甚至是可以悲伤,失意的。同样看,对于美,我们会认为它美,而 或许其他人便不这么觉得,它到底什么,且看先贤们是如何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 吧~

腾讯文库爱与美+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