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为二苯乙内酰脲的钠盐。作为最常用的抗癫痫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药理作用】苯妥英钠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用,降低其兴奋性。这
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为二苯乙内酰脲的钠盐。作为最常用的抗癫痫药已有半 个多世纪的历史。 【药理作用】 苯妥英钠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 用,降低其兴奋性。这与其治疗浓度(10μmol/L以下)时即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 有关。苯妥英钠的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使用-依赖性(use-dependence)。因此,对高频异 常放电的神经元的Na+通道阻滞作用明显,抑制其高频反复放电,而对正常的低频放电并无 明显影响。苯妥英钠还抑制神经元的快灭活型(T型)Ca2+通道,抑制Ca2+内流。此作用也 呈使用信赖性。较大浓度时,苯妥英钠能抑制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近又 知,高浓度苯妥英钠能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受体增生,由此间接增强 GABA的作用,使Cl-内流增加而出现超极化,也可抑制异常高频放电的发生和扩散。 【临床应用】 1.抗癫痫苯妥英钠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无 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2.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包括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其神经元 放电与癫痫有相似的发作机制。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感觉通路神经元在轻微刺激下即产生 强烈放电,引起剧烈疼痛。苯妥英钠能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3.抗性律失常 【体内过程】 苯妥英钠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达峰浓度时间可早于3小时,也可迟于 12小时。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由于本品呈强碱性 (pH=10.4),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时可作静脉注射。血浆蛋白结合 率约90%.60~70%在肝内质网中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以原形由尿排出者不足 5%.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有密切关系。低于10μg/ml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约 6~24小时;高于此浓度时,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可延长至20~60小时,且血 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比例地迅速升高,容易出现毒性反应。由于常用量时血浆浓度有较大个体 差异,又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好在临床药物监控下给药。 【不良反应】 除对胃肠道有刺激外,苯妥英钠的其他不良反应都与血药浓度大致平行。 一般血药浓度10μg/ml时可有效地控制大发作,而20μg/ml左右则可出现毒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