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 生长素的发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 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 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学理念 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 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模 式。 力求以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从而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本节生物课 堂,体现了课改探究的新理念,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 ,, 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重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如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内容的能力等。 二、学习任务分析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植物激素”由“生长素的发现”和“调节植物 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生长素的发现”介绍了达尔文父子、波森和 詹森、温特等科学家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课内容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征: 1、重点介绍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探究过程中几个经典实验设计,旨在让学生体验科学家 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 程。所以本课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最适合开展生物科学史探究性教学的内容之一。 2、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 题的良好习惯。如植物的向光性就是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知的、 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实验安排从1880达尔文父子对禾本科植物幼苗的实验到1913年波森和詹森、1926 年 的温特,再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整个科学探索的过程经历了50 多年的时间,参与研究的科学家的人数等这些内容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明 白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需要合作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由此,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以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等知识,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 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生物必修1、必修2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 科学 的生物科学素养并对植物的向光性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本校高二学生对生物学习兴 趣、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较强,但对实验现象进行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 以及对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深入思考的能力都有待提高。所以学习本节内容的过程,就是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学习深层次的知识、培养深层次的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一定的科 学素养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发现的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②说出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③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评价实验设计并得出结论。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提升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课堂强化训练,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规范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