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成语教案
教案掩耳盗铃成语教案一、引言1.1目的:通过讲解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1.1.1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掩耳盗铃的人,他想偷走一口大钟,却
教案掩耳盗铃成语教案 一、引言 1.1“” 目的:通过讲解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 来源和含义,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1.1.1 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掩耳盗铃的人,他想偷走一 口大钟,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钟声的问题,他想出了一个掩耳盗铃的愚 蠢办法。 1.1.2 成语解释:掩耳盗铃,意思是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以为别人 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 二、知识点讲解 2.1 成语的构成:解释成语的构成,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 一定的含义。 2.1.1 成语的结构: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有的成语是并列 结构,有的成语是动宾结构。 2.1.2 成语的特点:成语具有固定的结构,含义丰富,表达简洁,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1.3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 说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内容 3.1 成语故事讲解:讲解掩耳盗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 和含义。 3.1.1 故事梗概:掩耳盗铃想偷走一口大钟,但他不知道如何解决 钟声的问题。他以为只要掩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结 果被人们发现了他的愚蠢行为。 3.1.2 故事寓意: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学生明白不要自欺欺人,要 正视问题,勇敢面对。 3.1.3“”“” 故事拓展:讲解其他类似成语,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