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外交接待礼仪

外交接待礼仪篇一:古今外交礼仪差别 我国古代华夏族很早就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周朝在当时东亚所有民族中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历代统治者把所有与之交往的异民族小国称之为藩属,附庸,长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外交接待礼仪 篇一:古今外交礼仪差别 我国古代华夏族很早就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周朝在当时东亚 所有民族中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历代统治者把所有与之交往的异民族 小国称之为藩属,附庸,长时期没有形成过与外国平等交往的概念。一直到乾隆年 间,由于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坚持拒绝在觐(jin,朝见君主)见清帝时下跪.而代之以 屈膝礼,才打破了这种明显不平等的局而。在《周礼》中有“阵方氏”一职,相当 于今天的礼宾司.专门负责接待周朝各邦国的诸侯、使臣与边远蛮夷小国的首领、 使者等。“怀方氏?的职责就是接待这耻“远方之民?,帮助他们办理向周王朝纳贡 的事务,并对来宾迎送、发给用于通行的旌节、供给来宾日用物品、安排住宿、饮 食等。《周礼》中与怀方氏同职的还有方氏、训方氏等,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负责 “外交?事务的官员。由此可见,中国统治者一开始就是把同外国元首或使者的交往 勺同其属下的邦国诸侯或使臣的来往看成一回事情,并予以十分重视。据文献记 载,外交礼仪主要程序有: 一、郊劳。无论是邦国诸侯、藩国首领或其使臣到达王畿(ji,我国古代称靠近 国都的地方)的边境时,周王都要派官员前去迎接,互赠礼品(玉帛),表示尊重和友 好。 二、赐舍。就是派人将来宾迎入城内的宾馆下榻,这时,由一些有关官员出面 设宴款待来宾,了解来客的希望和要求。 三,朝觏。先由周王确定接见日期,是日,来宾先乘车至周王室祖庙门外等待, 经通报于周王后,周王说:“我很高兴,我将接见来宾。”于是来宾进入门右,向 周王献上圭(gui,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玉,同时 行跪拜拱手低头礼。 四、享献。行觐礼后,来宾以玉帛和马匹献给周王。 五、请罪。这是在诸侯或藩主觐见时的一个礼节,即诸侯或藩主享献后,要露 出右臂,表示“有罪”,而周王安抚道:“你没事,回去好好治国吧!” 1

腾讯文库通用外交接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