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
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内容。这 节课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知道它 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 观念。因此,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分类,摸一摸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 出示名字后,再让学生汇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ZXXK] 来源 一开始,我借鉴教参和优秀教案,设计的是一堂更加开放、活泼、更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课,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推一推等自主、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大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 主探索。但是考虑到这是一年级学生自控力,以及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纪律特点和 我本身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等因素,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可能过于开放,或许会出现难以掌 控的情形,最终难以落实知识点、渗透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我删除了部分过于活泼、自 主的活动,增加了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有路可走,有序可循,一步一步,循 序渐进,以更好的落实知识,渗透学习态度。通过实际教学,反思自己的这堂课,我觉得 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 1———— 、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尝试分类探究形成联想应用。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 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2 、从生活数学出发。新课标中指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 状。本着这个精神,我尽量安排知识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是有 用的,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 、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空间, 指导了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螺旋上升逐步探究 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4 、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 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摸我一摸,通过摸一摸,数一数,玩一玩让学生说出了每种物体的特征。 然后我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闭上眼睛摸出各种类型的物体,或者是闭上眼睛通过摸一摸说出 它是哪种物体。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 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使学生在玩中进 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效果不错。 [:] 来源 但是,整节课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学设计所预测的,这节课自主性操作明显 不够,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学生虽然在讨论但是明显效率不高。其次,上课时学生好动, “” 注意力不集中。都想说,没有人倾听。再次,在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立体图形这 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但还不够展开,没有引导好学生天南地北地把生活 中的资讯加以搜索并给以发挥,如果展开得好的话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认识,更能体会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我认为可以后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 精心的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个物体的特征,增强记忆。 2.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条理的表达,尤其是倾听习惯的养成。 3. 在学生说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自己多准备一些学生难以想到的东西制作成照片放在 PPT 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