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

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   中国古代史学不但留下了种类繁多、卷峡浩繁的历史文献,而且蕴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史学思想,其史学文化之发达,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史学家们通

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 中国古代史学不但留下了种类繁多、卷峡浩繁的历史文献,而 且蕴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史学思想,其史学文化之发达,在世界文明 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史学家们通过对历 史研究的对象、特点、方法与目的的多重思考,逐渐形成了具有民 族特色的思维特征,主要包括“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通古 今之变”的通变思维、“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以史为鉴” 的鉴戒思维和“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以往学术界比较重 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个案分析,却很少进行整体研究,把握总体 特征。本文基于此,拟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五个主要思维特征作出论 述,以此揭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 “究天人之际”,即是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亦即天道对于人 事的影响。中国古代史学谈论人事,总是离不开天道,而将天与人 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体现出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特征。 从理论渊源来讲,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最以道治天下,而三 代以后则是以法把持天下。因此,三代是治世,汉唐则是乱世。史 学家司马光就明显表现出对于三代的推崇。司马光肯定三代为治 世,认为相较于三代,汉唐政治总体上是逐渐衰落的。如两汉“虽 不能若三代之圣王,然犹尊君卑臣,“敦尚名节”;魏晋以降,社 会“风俗日坏”,“不顾名节”;唐代进一步衰落,社会“不复论 尊卑之序、是非之理”;到了五代,“天下荡然莫知礼义为何物 矣”。朱熹认为三代君王有圣人之心,所以社会得到大治;汉唐君 臣急功好利,心术不正,如汉高祖、唐太宗等做事“都是自智谋功 利中做出来,不是自圣贤门户来,不是自自家心地义理中流出” o4ic}=>>,所以社会得不到大治。应该说,司马光、朱熹等人对于

腾讯文库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