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设计

《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设计一、【课标解析】《新课标》对关于文学写作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

《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析】 《新课标》对关于文学写作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 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 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推敲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 求准确、鲜明、生动,就是“用形象说话”的文学写作的基本要求。文学是用抽象的语言符 号在画画,画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 文学作品的特点,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存在的广泛的社会生活,表达作家的思想 情感;文学形象塑造得越准确、越鲜明、越生动,它就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越能充分 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诗歌或者散文的 写作,其文学形象的塑造更为重要,用形象说话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通 过形象表达可以更为清晰地表现作者的社会意识、思想情感、观点意见,宇宙观、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等。 本专题就是探讨文学写作中的“用形象说话”的问题,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训练,同学们应学 会通过人物形象和有关的生活情景曲折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要学会运用一般的文学 体裁去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导读】 [例文点评] 《最后一朵玫瑰》并没有按照一般游记的特点,以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按部就班 地展开写作,而是用想像中的济南和现实中的济南作对比,突出了现实中济南“灰暗”的特 点——清晨带着灰暗色调的城市,大明湖公园比天空还要灰暗的看门女人的脸,灰暗的大明 湖水以及整个大明湖公园。这些形象都表现出了作者心中的灰暗和忧愁。文章记叙了作者游 览济南及大明湖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拿到这样的题材,一般中学生都会写成一篇记叙文, 但本文作者却把它写成了一篇具有明显文学特征的散文。开头的四段,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 手法,让济南和大明湖千呼万唤始出来;随后,作者的目光所及则是与想像中的济南大明湖 具有极大的反差,一切都那样的不尽如人意;最后,作者发现“惟一还在喷水的是无忧泉”, 并进一步发现“不管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也不管身边游人多少,它只是快乐地流着,无忧

腾讯文库《用形象说话——文学写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