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识图的三个关键(全国通用)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识图的三个关键(全国通用)识图,即读懂图意。而识图的关键,则不外乎“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认清该图所用的比例尺和图例”以及“不放过细枝末节”这三条。1.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识图的三个关键(全国通用) 识图,即读懂图意。而识图的关键,则不外乎“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认 清该图所用的比例尺和图例”以及“不放过细枝末节”这三条。 1.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 题中已经注明位置和方向的自然最好,对于没有注明的,我们就必须根据图中的经纬线 分布、海陆分布、海陆或政区轮廓、地形起伏、山河走向、等值线的曲直疏密或走向等特征, 以及经纬度值的增减、常见地名或注记、地转偏向力方向、盛行风向、地球运动方向、太阳 高度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等线索,来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 要确定图一所在的位置,首先得对世界各大陆的空间位置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根据 图中信息的概念,根据图中信息沿25°纬线,说明它在低纬度,即可排除七大洲中的南极洲 和欧洲;根据图中所示方向,可知图下所标29°、30°必为东经度无疑。而主要位于低纬度, 又被东经20°和30°纵贯的大陆,在其余五大洲中只有非洲。 但南北纬25°线分别横贯非洲大陆的南部和北部,图一画的到底是何处呢?审图可知, 若是北部,则其东侧为红海,而红海两岸无高山,图形不符,应予否定;若在南部,则西侧 高原、中部盆地、东侧德拉肯斯山,图实完全相符。经过以上的筛选分析,就可确定图一所 在位置,只能是非洲南部。 2.认清该图所用的比例尺和图例 比例尺是地图要素之一,每幅地图都是按特定大小的比例尺绘制的。当图题标明了所用 比例尺时,解答就较方便;当图题中虽未标明而实际上隐含着比例尺时,解答就较困难了。 遇到后一种情况,认清其隐含的比例尺,就成了解答该题的关键。 仍以图一为例。图中虽无水平比例尺,但标明了垂直比例尺,我们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 不少考生将其误认为澳大利亚大陆,除因地形与之相象和未留心图下的经度值之外,不重视 图中的垂直比例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澳大利亚的东部大分水岭山脉、中部盆地和西 部低矮高原,海拔分别为1000米左右、<200米和200—1000米,显然与图中所示的约3000 米、>700米和>1400米不符。比例尺的重要性,在此处可见一斑。 图中没有使用特殊的图例,可以不论;但对于常用图例,还是要求学生熟记为好。另外, 许多图题中都设计了各自特有的图例(符号),我们必须予以认真注意,首先认清它们所代 表的地理事象,然后再将其与图中出现的符号一一核对,逐个确认,以免不慎弄错,追悔莫 及。 3.不放过细枝末节 图题中的细枝末节,都是有用信息。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从而造成失误。如图一中的 细枝末节,即有图下两个经度值、图中海拔和盆地所在位置等三处。错认其为澳大利亚大陆 的,都是忽视了这些信息所致。别的已见前述,这里只谈盆地所在位置问题。我们知道,澳 大利亚中部盆地位于中部偏东,而图一中的盆地却位于中部偏西,与实地情况正好相左。如 果我们在审图中发现并重视了这个细节,自然就会引起警觉,也就有可能避免判读错误了。 绘图基础方法 绘示意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初学时、经常让学生自己去拓图。学生认为 很省事,不费脑。有的同学像描绣花样子一样,东一笔,西一笔,随意描画,结果地理事物 仍是模糊不清,建立不起正确形象。基于上述情况,就须指导学生一项一项地勾画。比如河 流的描绘难度较大,就先教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忆河流的形象,再描绘。如黄河像“几”字形, 绘图时还要一笔笔说明、指导。对于黄河的弯曲流向及它流经的省区,可这样教学生画:在 每一转折处都说明是哪省?什么峡谷?流经的九个省区不用再死记硬背,黄河干流大致可以 画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