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平发展

课题名称第19课 对世界负责的中国——中国的和平发展教材版本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思想品德第五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姓名张宁学校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第二中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本课设计的课

课题名称 第19课 对世界 教材版本 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教材思想品 负责的中国—— 德第五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的和平发展 教师姓名 张宁 学校 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第二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本课设计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 成的,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的基础。因此,本课力求在学生原有认识 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 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 共生活的能力。 2、本课设计依据的课程标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部分:“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指导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 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教材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 增强。然而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事件频发。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是威胁是威胁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根源。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我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本节课主要研究我国走和平 发展道路的条件和意义,凸显我国为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 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的学生开始逐渐关心时政,特别是比较关注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 与我们当前媒体的宣传和学校的时政教育密不可分。但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 特别是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对问题的 思考还有偏激的地方,容易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 生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辩证理解和平与发展的 道路。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树立和平观念,热爱和平,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辩证认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高 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原因、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及意义

腾讯文库教案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