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第三方评估及十三五展望

“多规合一”第三方评估及“十三五”展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瓶颈 第一,怎么合?粗放的投资增长模式造成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是“多规合一”规划思路转型的一道门槛。在新常态的发展

“多规合一”第三方评估及“十三五”展望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瓶颈 第一,怎么合?粗放的投资增长模式造成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 路径依赖,是“多规合一”规划思路转型的一道门槛。在新常态的发展态势 下,依赖土地扩张、房地产开发、新城建设、园区开发等发展模式已难以维 系,“多规合一”是一个基于资源约束条件、客观实际和发展转型要求的规 划,而现有土地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都具有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如 何在越来越不确定的约束条件下把握规划的弹性和刚性,确定“多规合一”的 目标和方向,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难题。 第二,谁来做?“部门之争”是“多规合一”体制掣肘的表现形 式。这次“多规合一”的文件抬头,发改委在前、国土部第二、环保部第三、 住建部排到最后。有人说:发改委是天时,国土部是地利,建设部是人和。现 在环保部又上来了,部门的重要性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多规合一”究竟应该 以什么部门为主导?只有在体制机制理顺的背景下,才能有章可循,否则“多 规”打架的现象难以消失。具体到市县地方层面,“多规合一”的牵头组织既 有市政府或者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也有住建部门、国土部门和发改部门等 职能部门,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政府规划职能和决策话语权的多样性。直接 导致的关键问题是,多专业合作的规划编制团队能否把“发、城、土、环、 产、水”等多个规划都融合进来,能否真正实现跨领域、跨专业的合作,其实 现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实践的观察与总结。 第三,怎么做?规划思维定势及差异是”多规合一”的主要制约因 素,这里的规划思维定势包括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的固化和僵化。由于规划师主 要由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人员组成,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对资源环境 约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社会发展规律和法律法规的整合理解,无法对“多 规合一”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及多元利益主体进行解决和协调,“多规合一”的 科学性和可行性难以体现,“多规合一”的“部门利益性和领导意志性”弊端 难以根绝。 除此之外,“多规合一”还面临着规划审批、空间分区和边界的划

腾讯文库多规合一第三方评估及十三五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