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1936赣中农村婚姻状况的计量研究──以乐安县流坑村董复彦房为例1
1436──1936:赣中农村婚姻状况的计量研究──以乐安县流坑村董复彦房为例[1] 利用族谱资料和机对明清以来的进行探讨,已经有若干学者做了开创性工作,特别是的刘翠溶女士,卓有建树[2]。对江西地
1436──1936:赣中农村婚姻状况的计 量研究──以乐安县流坑村董复彦房为 例[1] 利用族谱资料和机对明清以来的进行探讨,已经有若干学者做了 开创性工作,特别是的刘翠溶女士,卓有建树[2]。对江西地区,刘 女士也曾对宜黄北山黄氏家族做过计量[3]。但仅此单一的个案当 然远远不够,且单纯的族谱计量统计若无其他和实地调查相配合,也 难以深入认识地域社会的真实内涵和运动过程。作为江西省乐安县流 坑村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笔者以民国二十五年(1936)底刻印的《抚 乐流坑董氏复彦房谱》为基本资料,将该谱全部人口记录输入电脑, 进行统计,再结合以往调查研究所得加以,这里是其中的婚姻部分。 希望这能够深化我们对明清以来江西农村的认识,并对有关研究有所 助益。 材料与 关于流坑村,几年来我们已经发表了多篇文章[4],故这里不重复 介绍。本文所使用的基本资料──《抚乐流坑董氏复彦房谱》,是流 坑董氏第三级宗族组织中最大的一房──复彦房的房谱。流坑现能看 到的20余种族谱中,唯一的大宗谱修成于万历十年(1582年),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