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面红旗②造反有理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1.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面红旗②造反有理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考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C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 ③出现于1949年。①出现于1958年。②出现于文革时期。④出现于1978年。故选C。 C 2. 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详解】表格显示钢、煤炭的涨幅在326%和368%,而棉纺织品和谷物涨幅只有40%,说明苏联注重工 “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业化发展,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C正确;农业集体化主要是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不是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A错误;苏联工业化不是协调发展,B错误;苏联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 A.制盐冶铁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否在表格中无从体现,D错误。 C.民营手工业规模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5. 传统婚姻遵循“父母之命”。1905年,留日学生王建善在报纸征婚广告中公开说明了本人的基本情 况,而对女方的要求则只字未提,只提出“女同志”可以以通信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男方。这一现象说 参考答案: 明当时中国 A A.婚俗渗透浓厚的保守观念 B.婚姻的主导权发生变化 3. 《二刻拍案惊奇》记载当时社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 C.进步青年崇尚简化的婚俗 者。”这从侧面反映出 () D.男女社会地位基本平等 A、明代的商人地位在不断提高 B、唐朝商人取得了自由民地位 参考答案: C、明清时期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汉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政策 B 参考答案: 【详解】以前的婚姻是是“父母之命”,现在敢于征婚,说明该青年掌握婚姻的主导权,即材料反映 A 当时的中国婚姻主导权在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在清末的中国,留学生敢于公开在报纸上征婚, 徽商兴起于明朝,可以排除BD,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传统的政策是重农抑 说明观念很开放,故排除A项;征婚不一定就等于婚俗简化,排除C项;“对女方的要求则只字未 商,以至于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比较低。材料说到“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提,只提出女同志”,说明该青年尊重女方,但不等于当时中国男女的社会地位基本平等,排除D 显然表明徽州人观念已经改变,商人逐渐被大家接受了。故A正确。 项。 4. 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6.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

腾讯文库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