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豆虫害防治
大豆虫害防治 1蛴螬 蛴螬俗称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栖息在土壤中, 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断根、断茎,枯萎死亡,农田缺苗、断 垄严重。 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卵椭圆形,白色。幼虫体长 3cm,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蛹淡黄色。 1.2生活习性 成虫2~3年发生1代。以2~3龄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钻到表 土层,咬食作物幼根,1头3龄幼虫可连续迁移为害多株幼苗。3龄幼虫约在7 月下旬开始入土作茧化蛹。经20d左右蛹期后羽化为成虫。成虫越冬入土 30~60cm,在第3年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当年以2~3龄幼 虫越冬。 1.3防治方法 田间调查,平均有蛴螬3头/m2时,开始防治。 1.3.1农业措施。结合中耕除草,将土层内的幼虫挖出来杀死。 1.3.2化学防治。①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kg/hm2,结合播种施肥施于播 种沟内。②用5%甲拌磷颗粒剂30~50kg/hm2,结合播种施于播种沟内。③用总含 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 衣。 2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 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2.1形态特征 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 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 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