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素材
《永生的眼睛》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他们能自觉做记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学句。在阅读中能通过做批注、自读自悟等学习方式,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趋于个
《永生的眼睛》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他们能自觉做记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 学句。在阅读中能通过做批注、自读自悟等学习方式,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趋于个性 化,从而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目标: 1、认会写会10个生字,理解积累“振聋发聩、栩栩如生”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也是有意义的。”这句话 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调查搜集有关捐献角膜的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搜集信息 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 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二、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板题,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后,“开火车”读,力求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读互查,交流对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的理解(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不懂的词语板书 在黑板上)。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读后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生:琳达的母亲、父亲和女儿在他们死后都把眼睛无偿捐给了他人,琳达得到受助者深深的 敬意与谢意。 2、再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表格,理解文章脉络。 1965年炎热的夏日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给“我”上了一课 1980年的一天 1986年的这一天的两周 又三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