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学法指导】《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 【学法指导】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 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 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 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 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 学生品味与揣摩。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教学 中采用讲解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可帮学生疏通文章大 意,又让学生结合背景知识悟其精髓。 【知识广角】 关于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中国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 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与蒋 观云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宣传民主革 命思想。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被举为会长。次年参加同盟 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反对清末学部奏定的教育宗旨,认为“„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主张教育应从 造成现世幸福出发,而以达到“实体世界”(即观念世界)为最终目 的。并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是造成现世幸福的 教育,世界观教育是追求实体世界的教育,美感教育则为达到实体世 界之手段。这种教育观点成为临时政府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任职期 第1 页共 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