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跟筷子是一丘之貉
碗跟筷子是“一丘之貉” 一位早期散文家说,国人见面问“吃”是“饿鬼投胎”。《礼记》中的“共饭”之礼,有几条都是防止“争饱”的。例如吃米饭只许手抓不得用筷子,古人解释这是用怕烫来制止下手太急。无怪
13 第页共页 碗跟筷子是“一丘之貉” 一位早期散文家说,国人见面问“吃”是“饿鬼投胎”。《礼记》 中的“共饭”之礼,有几条都是防止“争饱”的。例如吃米饭只许手 抓不得用筷子,古人解释这是用怕烫来制止下手太急。无怪吃自己碗 里的热粥时,嘴里容易烫出“抢食泡”来。 说到碗,那可是国人的命根儿,老百姓最怕丢了饭碗。谁会想到, 洋人不知碗为何物,英语凑合着翻译成“bowl”,此词也表示半球形 物体;碗柜翻译成的“cupboard”,意思是“杯柜”。西餐中更重要 的是盘子,菜肴洋文里也用“碟子”(dish)表示。 老年头中餐菜肴多用大碗来盛。百年前的天津菜馆就讲究“八大 碗”。 碗跟筷子是“一丘之貉”,看形状毫无共同之处,那属于现象层 面,不如看功用才更为本质。碗跟筷子的功用,都是把少量饭菜送到 嘴边,用筷子一扒拉就能入口,这样才能尽量“趁热”。对于热吃, 筷子的用处更明显,这只要对比成语“火中取栗”就够了。中华文化 中自古就有火筷子(火箸),取炽热的煤球也是小菜一碟,何况热栗 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