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构建中学语文作业的新体系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语文作业新体系的策略研究【摘要】纵观我们传统的作业训练形式,还存在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践,多室内,少室外的现象。这些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语文作业新体系的策略研究 【摘要】纵观我们传统的作业训练形式,还存在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 书面,少实践,多室内,少室外的现象。这些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 创新精神,淡化了学生的主体色彩。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本课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 趣特长,对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 学科间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优化 语文作业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改的需要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 量过大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把“减负”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 负担,作业是重要的突破口。要使学生在“减负”之后有事做,也能及时地巩固课堂内的知 识,做到“减负”不减质。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作业问题,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在作业内 容和作业形式上大做文章,做好作业布置上的“减负增效”。 2、课标的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吹响了课程改革的号角,新课标的实施必将产生新的语文教 材,新的语文教学策略,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评议作业设计的理念。新课标下的作业,已不再 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下的作业 应当为具有学生鲜明个性,愿望的一项活动,成为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 过程。在做作业时,应让学生体验幸福与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真正在成为学生的一生 中自学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给学生以广阔 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计划、探究和体验,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 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每一个学生 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作业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比较活跃的。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就曾 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作过专门的论述:斯米尔诺夫把学生的独立作业看成是教学论研究的六 大内容之一,他详细地论述了学生家庭作业的意义、种类、组织作业的教学要求和家长在作 业中的作用等。 美国学者库柏在八十年代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和作用作 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国家教育法规委员会曾把家庭作业列为当时十大争议的问题之一。 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指出,作业系统如安排得好,对学生的自 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恰恰是一种启发: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 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 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 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 表演作业。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是以很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定位家庭作业目的的。 在当前形势下,课程标准的实施,掀起了语文改革的热潮。作业的改革也是众多老师和 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的方法都有了一些研究。这些都给我们很 大的启发: 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家庭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