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如此,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缺乏固然是一个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如此,从我国目前的教育 现状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的缺乏固然是一个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但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有失偏颇、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长效性等,都是不容忽视的更为深层次的关键 原因。不少教育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对那些有外显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学 生所进行的辅导、咨询或干预,或者是为防止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进行的教育。 这是一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即着眼于应对问题、防治问题来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基于该取向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提供相应的心 理辅导与咨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窄化、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致使心理 健康教育演变成了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只是对有心理问题的部分学生进 行辅导、咨询或干预等。甚至在一些学校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没有表现 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学校无暇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将其列入课表;当 问题出现时,又急功近利地幻想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迅速发挥奇效。发展取向的 心理健康教育观则强调遵循心理成长的规律,从发展的视角,为每位学生的自主 成长创设适宜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仅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开设心理课程或 者提供相关的辅导、咨询等散点式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每门课程、每位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都应 承载、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与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相比,发展 取向更有可能以前瞻的视野来系统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以普惠的方式让更多的 学生从中受益,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系统,进而产生可持续发展的 良好后效。虽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持有问题取向 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的人不在少数,这就难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 表层的应对,难以实质性地促进学生心理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从问题取向转为 发展取向,这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保证其长效性的关键所在。值得称道的 是,江苏徐州大马路小学的“全景式自主体验”心育范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中就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 例。综合来看,该心育范式的启示意义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