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的读后感
鲁迅风筝的读后感 读《风筝》有感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
鲁迅风筝的读后感 读《风筝》有感 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 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 “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长进的 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 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 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 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长进,那 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 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 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 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主张,认 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的偏见,愿儿童精神 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 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 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 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 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 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