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标准图集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试行)》(以下简称《图集》)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将用以指导南宁市试点 建设国家海绵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给城市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图集 (试行)》(以下简称《图集》)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将用以指导南宁市试点建设国 家海绵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给城市和居民带来更加综合的生 态环境效益。这意味着今后南宁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了, 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 观念 多个环节提前将雨水消化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成为很多城市的痼疾。然而,要想不在“城中看海”,却不 仅仅是进行管道扩容这么简单。 “目前许多城市都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 70% 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这种模式让城市里的雨水白白流失 了。”南宁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说。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专家称:“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 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海绵城市'有望将原来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过吸 收、存蓄、渗透等环节消化掉,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而不是靠修大的排 水管。”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