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摘要:社区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发展前景。综观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虽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养老形式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摘要:社区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发展前景。综观我 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虽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养老形式呈现模式和服务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社区 养老功能更加完备,但是依然存在政府的越位和缺位、各方主体作用发挥有限、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多元 合作,从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及水平稳步提升。 ;;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明确提出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 ” 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极为关键的位置,究其原因,社区 正在越来越成为老年人口的聚集地,特别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独居空巢老人在社区居住的比例 进一步提高,社区已成为为大多数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的重要载体。 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下,我国社区治理功能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发展。各地以社区为依托, 将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养老服务的基本内容,通过上门服务和日间照料 等方式,把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业在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社区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治理主体,通过对各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动为老年群体提供帮助,对其实施生活、社 [1] 区养老服务,是对于养老机构数量不足的弥补,同时也是对于家庭养老内容的丰富。我国政府对于养老问题非常重视,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法律上确认了社区养老,在之后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 政府从法律法规方面对社区养老功能予以完善,明确了养老工作发展方向和具体准则,且各级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资金 投入逐步增多,从资金方面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9073”90%7% 最早的养老服务格局构建始于上海市,该市提出了的养老服务格局(即由家庭自我照顾,享受社 3% 区居家养老服务,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并逐步在全国各地推行。相关的数据表明,国内外的绝大多数老人选择居 家养老服务,其中作为重要支撑的则为社区养老服务,因其同时具备居家养老支持以及社区日间照料两大基础功能,因 2016 此成为发展的重点。年,民政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62002016505 (民函〔〕号)。自年起,全国层面投入亿元,先后分批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在社区建设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养老的机制构架基本形成,养老功能纳入社会治理的范畴并逐步规范化。另 外,随着政府对于社区养老不断放权,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 基于此,我国社區养老体系已实现初步建立。 (二)社区养老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社区养老在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新型养老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物质需求,为其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各级政府开始在区 域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养老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