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梁季:中国市场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

贾康梁季:中国市场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 “土地财政”是近年来对于中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生财机制的形象称谓,并一般被赋予贬义。本文力求基于实证数据理性、中肯地评价“土地财政

贾康梁季:中国市场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土 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 “土地财政”是近年来对于中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生财机制的形象称谓, 并一般被赋予贬义。本文力求基于实证数据理性、中肯地评价“土地财政”表现, 进而深入分析评价其是非功过,肯定土地出让收入的攀升总体上是土地要素稀缺程 度和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客观必然反映;而具有学理支撑和客观现 实需要的我国城市土地国有制,为土地财政提供了既高效又带有“矛盾积累”特征 的制度条件,引发的扭曲问题亦不可忽视;向前看,我们认为在澄清房地产税的法理 依据的同时,应把构建税、租、费、债归位后的可持续地方“土地财政”作为长治 久安的出路,制度供给的大方向是合理完善“养地升值”和“土地生财用财”机制, 涨价分成中主要归公,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全民共享。从长远看,我国“集体所有”的 土地,根本出路是借鉴深圳经验转为国有,但只能徐图进展。 “土地是财富之父”(语出威廉·配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前提条件和最基 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中国经济社会转轨中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都与土地及其相关 制度安排息息相关。本文以近年各方热议的“土地财政”问题为关键词,试求形成 有条理、有深度的较全面认识,并联系其与土地制度变革的关系作思路性把握。 中国“土地财政”之表现 “土地财政”是近年来对中国地方政府总收入于土地生财机制愈发依赖的一 种形象称谓。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批租、征税、收费的 形式从土地资源中获取各类税费收入;二是以土地作为抵押物从而获取的债务收 入。 自2004年8月我国土地交易市场化改革以来,10年的“土地财政”进展中表 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腾讯文库贾康+梁季:中国市场化、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