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收集和浏览方法(个人知识管理)
面对互联网上浩瀚的信息,如何去芜存箐,进行有效地利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这些年来的积累,我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和例行的做法(所谓个人知识管理),自认为比较有效,简单总结在下面,
面对互联网上浩瀚的信息,如何去芜存箐,进行有效地利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每个人都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这些年来的积累,我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和例行 的做法(所谓个人知识管理),自认为比较有效,简单总结在下面,希望能对其 -下面我要总结的,主要是一种例行的、类似浏览新闻这样的信 他人有所参考。 息收集和阅读活动,不包括那种面向task和topic,有明确目的性的信息收集 活动(也就是search engine派用场的时候) 。 最开始,这样的网上冲浪行为,无论时间还是手段,都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习惯, 所涉及的(网站)范围也比较发散,”冲浪”的特征很明显,主要是从工作 需 要和 个人兴趣角度出发,其中上的较多的网站如:cnet.com,日经, slashdot.org,network world等; 后来我逐渐感觉到,多数这些门户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感觉比较生硬和刻板,缺 乏一种个体的声音,从个人角度的理解、思考的东西,而随着blog草根媒体的 兴起, rss订阅的普及,blog圈提供的信息,却同前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而从个人喜好的风格来讲,更加倾向于slashdot、blog圈这样的信息来 源。 以周(week)为单位 逐渐,我养成了一个的信息收集/阅读的习惯,基本上每周 会用大约10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收集、阅读、笔记、思考和输出的工作,其中 大部分的信息来源,是我在bloglines上订阅的100多个blog。 我所进行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浏览和网摘阶段 :一般我在工作日的晚上来进行这个步骤,包括通过 firefox直接浏览的网站,如slashdot;和通过bloglines订阅的rss feed,估计每周会涉及500篇多篇的文章。经过快速的浏览,我会把需要 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有价值的文章,通过网摘工具保存下来,数量大约在每 周100~200篇。所用的工具,最开始就是用word进行copy/paste,而现 在改用一个firefox上很不错的XUL插件- scrapbook,虽然功能还不算 太强大,但的确能提高不少效率。对于网摘类工具,我比较倾向于存储到 本地,而不是基于网络的del.icio.us、 furl等工具,这主要是为了后 续步骤的效率起见,虽然我也是非常看好这些在线工具的社会性分享功 能。 2. sorting和clustering阶段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就是给每个网摘加 上tag进行分类,并据此进行clustering。也就是说,先进行分类和归 类,而不是直接就一篇一篇的深入阅读,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理念。好处是 能比较明 确和全面地识别出大量离散信息里面的各个主题,有助于提高 阅读和信息处理的效率,便于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具体的工具,其实目前 也就是用文件系统或网摘工具 里面的目录方式,虽然原始了一些,但最 关键的是观念,工具还在其次。 3. 精读、笔记、topic提炼阶段 :根据分类好的文章,按topic为线索进行 浏览和阅 读,重要之处进行标记、笔记;而篇幅长的我一般会把他们打 印出来,以便在班车、吃饭等空余时间随时阅读;打印出来后阅读效率可 以提高很多,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标记、笔记。 一般每周会涉及数个感兴趣的topic,数十篇重点文章,几万到十几万文 字不等 -这的确是一份不小的信息量。最后我会以topic为线索进行笔 记和摘要,形成每周的小结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