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赛教案

课题:13《我爱家乡山和水》丹巴县川口寄宿制学校:徐弟伦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二年级(上) 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一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教材设

13 课题:《我爱家乡山和水》 丹巴县川口寄宿制学校:徐弟伦 二年级(上) 1 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课时: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 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而本课时主要学习“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 这两个板块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奠定热爱家乡的感情基础。 2 .学会留心生活,欣赏家乡的美。 3 在寻找家乡美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亲切的, 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而对于“家乡”的概念还没有 形成具体印象,对家乡自然环境建筑的美,感受不深。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乡是孩子自己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作为城里的孩子, 大多数都是在自己家里面,社会活动较少,对于家乡的山和水的印象模糊,很难有深度地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山水的 热爱。 通过以上分析,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理解不充分,对“家乡”的关注不够,缺少情感体验。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低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模糊混乱。爱家乡的教育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之上,帮助学生明确本课交流 的‘家乡’是指“我们生活的地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美,能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能进行简单的整 理和应用;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信息、;乐意和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运用激趣 法,儿歌法,表演法等,引导孩子学习本课内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学会留心生活,认识家乡的美, 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运用观察、访问、调杳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发现家乡的美,并在寻找美的过程中培养 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腾讯文库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