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蝇鼠蟑防制工作规范
1.目的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蚊蝇鼠蟑,规范蚊蝇鼠蟑防制用药和防制技术,特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蝇类、蚊类、鼠类、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的方法、器械、药物使用、防制设施、杀灭操作程序、质量控制
1.目的 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蚊蝇鼠蟑,规范蚊蝇鼠蟑防制用药和防制技术,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蝇类、蚊类、鼠类、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的方法、器械、药物使用、防制设 施、杀灭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标准及监测技术的流程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有组织的从事蝇类、蚊类、鼠类、蟑螂等有害生物防制的行为。 3.内容 3.1 蝇类防制技术规范 3.1.1 术语和定义 3.1.1.1 蝇类 蝇类生物学分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瓣蝇类。蝇属完全变 态昆虫,生活史分卵、幼虫(蛆)、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少数蝇类不经过卵期,直接产出幼虫 (蛆)。 3.1.1.2重点单位 蝇类防制重点单位是指生产或加工、销售、储存食品、药品和容易招引苍蝇孳生的单位或 场所,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市场、宾馆、餐饮店、农贸市场、畜牧场、屠宰场、垃圾中转站等。 3.1.1.3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一般场所 一般单位的重点场所指一般单位内的食堂,包括厨房、餐厅和垃圾房。重点单位的一般场 所指生产或加工、销售、贮存食品、药品以外的房屋,如办公室、宾馆的客房、公共环境等。 3.1.1.4防蝇设施 能够阻挡蝇类进入室内或接触食物的各种设施,如纱门、纱窗、风幕机、门帘、纱罩等。 3.1.1.5成蝇密度 指某一监测方法在某一监测点单位时间内所监测到的蝇只数,密度单位有:停落只数/ m2.15min(目测法)、只/每张或每条(粘蝇纸法)、只/每蝇笼.h(笼诱法)。 3.1.1.6孳生物和孳生地 适合蝇类孳生的物质为孳生物,如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粪、禽畜粪和生活垃圾等。存 有蝇类孳生物的容器或地点称为孳生地。 3.1.1.7标准间 15㎡为一标准间,小于15㎡的独立房间视为1个标准间,大于15㎡的按 15㎡折算。本标 准所提到的房间即指标准间。 3.1.1.8滞留性喷洒 滞留性喷洒也称表面喷洒,是将有持效性的杀虫剂,按有效杀虫剂量直接、均匀地喷洒在 需要处理的物体表面,致接触的虫害中毒死亡,滞留喷洒适用于室内。 3.1.1.9空间常量喷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