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修改版]

第一篇: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在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学校为了令学生更好地学习,利用周末进行了课外教学活动,地点就是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

第一篇: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 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 在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学校为了令学生更好地学习,利用周末进行了课外 教学活动,地点就是白洋淀。 白洋淀水域辽阔,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天芦苇泛金黄色;冬季泊似碧玉。白洋淀物产丰 “” 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被誉为美丽的鱼米之乡。但白洋淀不仅仅有这些,白洋淀的出 名更因为它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 “ 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 ” 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 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早上七点半,我们坐上了通往白洋淀的校车,虽然路程可能有些枯燥,但是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著名 的白洋淀,见到小兵张嘎生长的地方,我们都有些兴奋。 到了安新县,我们先去雁翎纪念馆,在路上,我们一行人搭乘了快艇,行进在湖中,船在荡漾,我们 的心也在荡漾,湖风轻轻吹、芦苇悠悠荡,想象着当年雁翎队的英雄们划着小船,扛着枪,和鬼子们打游 击战,那该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着当年白洋淀人民利用特殊地形和芦苇掩护的天然优势,机智地一 次一次地痛击日军的生动场景。在任自己的思绪随湖风飘荡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文化苑的码头,首先去的 就是雁翎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 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 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这支令敌 ——“” 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雁 翎队的纪念馆,让我们了解到当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雁翎队如何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 纪念馆通过图片、场景再现,实物展等各种形式介绍雁翎队的历史,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革命历史教 育。同时,我们的老师也结合了历史知识向我们讲解了雁翎队的革命抗争的艰难,通过老师的教学讲解, 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一致表示 要以实际行动将这种精神继承与发扬。 随后我们又去了嘎子村,来到嘎子村,嘎子当年和日本鬼子斗争的场面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个村子模拟成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但是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标有胖墩家的院落也已经成了游客住宿的

腾讯文库白洋淀课外教学有感[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