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铮蓉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潮州市铮蓉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7分)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

广东省潮州市铮蓉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上文第二段写江南的雪景,请简要分析写法上的特点。 12.(3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7分) 答: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 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 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 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 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参考答案: 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 0A 1.【】 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 11 .“这一境界”指的是微雨寒村如诗如画令人如醉如痴的悠闲境界。 “” 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 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12 .作者没有实写雪景,而是引用了一些古人的诗句,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这种避实 就虚的写法(虚写),把本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高雅、宁静、富有情 “”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 ks5u 趣的江南雪景。 “” 雪景;,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 “”“ 娘了;,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 略 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7分) 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想飞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的诗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0.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 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 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剌剌的一屑,直顶着无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①②④③ 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 11 .作者说“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 2 ”,你怎样理解“这一境界”?(分) 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 答: 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 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忧忧的叫响,我

腾讯文库广东省潮州市铮蓉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