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探讨论文[修改版]
第一篇: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探讨论文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逐步走向水平提升、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出台的新“质量工程”,就
第一篇: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探讨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逐步走向水平提升、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改革 “” 与教学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出台的新质量工程,就是这种高等教育发展主 题转变、教学改革成为主要内容的最好说明。教学改革向深入发展、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教学 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革新,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价值取向,这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在于知识还是在于社会,我们可以将指导人们高等教育实践的价值观大 致分为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 观。 三种不同的髙等教育价值观的主要涵义在于: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 个人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以达到 完善个性之目的;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 或者是认为髙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社会本位为主的 髙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髙等教育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 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此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不仅盛行于 19 世纪的英国大学,而且现代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仍然以此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不过,随 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及价值的日益彰显,社会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愈来愈在许多国家的政 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中得到比较明确的体现,尤其是在采取集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各种不同的高等 教育价值观不仅影响着髙校中人们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指导着高校中人们的管理活动。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引领高等教育 改革、促进髙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髙校开展教育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计划 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一的管理,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实际上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与指 2050 导的。最典型的事例是世纪年代中期,在高等教育部领导下展开的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的制定。院系 1953 调整之后,为了保证各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髙等教育部年开始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 在其下发的《关于修订髙等工业学校四年制本科及二年制专修科各专业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通知》中指出, 必须明确认识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重大意义。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髙等学校,特 别是高等工业学校,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能相适应地培养高级建设人才;而为了保证培养具有一定 质量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即使各校目前条件各有不同,也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作为 1954173 统一的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年共制定了个专业的全国统一的教 11911595122⑴ 学计划,其中工科个,理科个,文科个,农科个,医科个,财经个,法律个等。虽 1957 然年后不再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但是教育部仍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具体的指导作用,如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探讨论文[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ObRhdr92zN2ESI80WxBP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