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 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了解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独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与技能 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 3、了解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 补充。 过程与方法 学 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1、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 目 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立新 标 情感态度 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 与价值观 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2、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教学重点 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 教学难点 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讲述法材料解析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 1课时 课时安排 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处理国与 标志外交 和平共处 国关系的 政策成熟 五项原则 赢得良好 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的和 的 平外交 外部环境 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教学内容 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课前把全班同学分为A、B两组,以备小组教学。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画面:清政府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配音危害),待学生充分进入情境后,师问:上述 画面说明了什么?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并归纳总结:旧 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外交的核心是不独立、无自主、不平等。值得庆 幸的是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受外族奴役的命运,于1949年 10月成立了新中国,由此导入新课。

腾讯文库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