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
20 第六单元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共题,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501. 年月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如右图)。在 祭文中, 1912215)( 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 成功,正是靠“我 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这说明() 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A.B.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C.D. 答案: A 解析: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是为了 “光复汉室”,这具有明显的大汉 族主 义倾向,同时也说明革命派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故项正确;项曲解了材料信 息,解除; AB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与材料突出的反对满族压迫不能等同,故项错误; 辛亥革命的成功 C 只实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故项错误。 D 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日:"(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迩者以 全国军 2.1912) 人之同心,土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翻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文与全 国同胞至于今 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 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 A.B. 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 C.D. 答案: C 解析:结合史实,三民主义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故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只是封建君 主专制, A 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体制,故项错误;题干强调“我高皇帝”、“清室”即突出 满汉民族冲突, B 而非民主与封建的冲突,故项正确;项属于表象,题干要求从“本质” 来看,故项错误。 CI)D 3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 利,为 . 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教化国民,改造国民性 A.B. 实现民主政治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0.1).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 所共 享”可知,孙中山明确主见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项正确。 C 4 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允方法,也要耕者有其出,才 算 .1924 是彻底的革命;假如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 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