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并的特殊解决方案
中国购并的特殊解决方案□张志雄/文私下交易不管在效率上、非效率的公正方面还是在道德上,都是说不过去的 大港收购爱使——一篇“壳”文章 购并案是新闻媒体与投资者都有兴趣的题目。可惜,在购并案发生的时
中国购并的特殊解决方案 □ 张志雄/文 私下交易不管在效率上、非效率的公正方面还是在道德上,都是说不过去 的 大港收购爱使——一篇“壳”文章 购并案是新闻媒体与投资者都有兴趣的题目。可惜,在购并案发生的时候,媒体 只能报道购并者与被购并者似是而非的声明以及各种流言,难以真正了解其中的 安排。这就需要事后去研究来龙去脉。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通向资本市场之路——“大港”收购“爱 ---- 使”记实分析》,是一本购并成功者的自述。__李遵义是大港油田收购方的“前敌总 指挥”,他的叙述为当今中国购并特殊解决方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众所周知,包括购并在内的中国资产重组,其动机主要围绕着“壳”做文章。“壳” ---- 资源的要害在于__,__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条件的,在中国则是一种“特许经营权”; 而既然上市公司是一种低成本特许__渠道,那么它的“壳”就是一种特许经营执照。 这可能是中国购并与国际购并的最大区别。由于“壳”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和高昂 ---- 的,国际购并的战略协同效应在中国便难以产生;也正因为“壳”的成本要高于战略 协同所能节省的成本,所以中国没有出现两家上市公司合并为一家的购并案,因为这 样明显少了一个特许__渠道,岂不犯傻;同样,国际上将公司购并后整合产生绩效再 卖出的增值目的在中国也会变样。“壳”内涵价值要大得多的现实让任何控制者都以 保持“壳”的完好为首要任务,为了达到持续__的资产收益条件,哪怕做假账也在所 不惜。一旦脱手,后继者为了不破坏再__条件,一般也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壳”的畸形价值让上市公司轻易获得了资金,作出了 ---- 大量无效甚至是有损公司财务状况的决策;也使经营者不思进取,让公司的业绩一步 一步沉沦;最后,由于“壳”的这种特许权往往是由国家部委、地方__和有势力的大 股东获取,对“壳”的去向安排就成为他们格外重视的一种资源配置。在“壳”完好 时,它往往成为获取资金进行公司以外的项目建设的渠道;当“壳”实在无法支撑时, 它又成为招商引资套取资金的一招棋。 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大港油田由于拿不到执照,就要想办法收购这样一个“壳”。 ---- 大港的如意算盘 大港油田是在1998年7月初开始对爱使股份进行举牌收购的。收购的主体是大 ---- 港油田的三家关联企业。在此之前,大港油田参照了宝安收购延中的最大持股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