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5月 厦门六中高二历史半期考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1. 图6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C.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5月 厦门六中高二历史半期考 一、选择题(共25题,50分) 1. 图6为明代《天工开物》一书插图。可见当时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 C.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 2.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 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其含义是 A.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 B.早期国家尚未形成 C.氏族制度处在父系阶段 D.这些城址明显体现了等级制森严 据表1判断厦门 3. 表1 古代厦门大事记 时间 发展沿革 3000多年前 厦门岛上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薛、陈两姓移民入岛,聚族而居,垦原为田。因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 唐宋时期 禾一茎数穗”,称为嘉禾屿。设嘉禾里,隶属同安县。 隶属同安县。明洪武年间,军队驻营厦门岛,称为“中左所”。清康熙年 明清时期 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设立闽海关。 A.汉代时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B.唐宋时期农业获得发展 C.明清时期未受海禁政策影响 D.清初期已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4.“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退诸侯, 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C.“礼崩乐坏”现象日趋严重 B.官学开始被私学取代 D.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6.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图1):“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这种社 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 A.先秦时期 C.隋唐时期 B.秦汉时期 D.宋元时期 7.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 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