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课时作业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课时作业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 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因此明太祖时设立( C) A.尚书省B.枢密使 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处 朱元璋废丞相后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故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事,故 解析: C正确;尚书省是唐朝三省之一,故A错误;枢密使是宋代中央军事机关,故B错误;军机 处是清朝机构,故D错误。 2.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 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 明初( A)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3.西汉时,形成了内朝的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一起管理政务及分工又相互制约 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制度;明朝时形成了内阁制度,尤其是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权倾朝 野。这些制度的形成主要说明了( A) A.君主专制的加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削弱D.防范官员的腐败 材料“西汉时,形成了内朝的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一起管理政务及分工又 解析: 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制度”到“明朝时形成了内阁制度”反映了中枢权力机关的变 化,从三公九卿制到内阁制度表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枢 权力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中央集权和监察制度的变化,故B、C两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 体现。 4.万历初年,内阁首府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 机构了。这件事反映的是( D) A.张居正擅权专恣 B.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