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卓有成效管理者》一书有感

读《卓有成效管理者》一书有感一、前言近期公司分发了西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看了后颇有感触,这里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分享。和其他管理类书籍类似,这本书回答了管理是什么

读《卓有成效管理者》一书有感 一、前言 近期公司分发了西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看了 后颇有感触,这里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分享。 和其他管理类书籍类似,这本书回答了管理是什么,管理的对象,如何管理等问 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对于管理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例如计划、组织、决策等, 全篇围绕管理的“有效性”这一基本命题展开,把管理同个人价值即自我需要联系 起来,突破了以往管理注重人、事的局限,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诠释了个人贡献-成 果-组织-个人价值实现这一循环,激发了个人在组织的行为模式-能动性。以下将 归纳德鲁克对于管理的理念,同时,将自身的体会及案例融入其中,以期实现“贡 献”。 二、德鲁克式管理2.1管理的定义 传统的管理定义是,对生产性及非生产性的人进行管理。而德鲁克对于管理的定义 为,管理的“有效性”不在于管理别人及如何管理,而在于管理自己及如何管理。 其中,管理的对象为知识工作者(体力工作者以外人员,例如销售、管理、财务 等),知识管理者并不生产具有效用的有形产品,他生产的是知识、创新及信息。 如果这些不能应用在行动上,将是毫无意义的资料。所以要求知识工作者必须具有 有效性,认识到这点对个人的工作要很大帮助。 2.2谁是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和专业人员,由 于职位和知识,它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到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里德鲁克把 管理者同决策者联系,剔除了非决策性人员,但是本人更愿意用人人皆是管理者, 把管理同个人价值联系起来,因为组织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就像80年代 在全社会倡导“人人皆是主人公”意识一样。 2.3如何管理 组织中每个人首先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并回答自己能够为组织做什么样的贡献。 从这层意义出发,个人的职责及有效性将得到发挥,个人贡献的成果经过不断累积 提升了组织的有效性,组织对个人价值实现提供平台。以此同时,“管理者”还需 管理好同上司的关系,例如,对于上司的正确决策能够提供哪些支持。即作出什么 贡献。另外,横向的贡献意识可以使分工体系有效的协同起来。其次,管理者对工 作的有效性-分清主次;时间的有效性-通过合理安排、掌握对组织产生贡献的时 间,学会利用整块时间等;对决策的有效性-弄清决策事项的性质(偶发性的还是 经常性的,表面的还是实质的),对解决方案确定目标及边界条件(基本目标,边 界条件需反映各种需要),除此之外还要把行动纳入决策之中,建立反馈机制,检 验决策的有效性或时效性。 三、混乱走向秩序-管理体会 传统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管理模式注重于组织内部,管理者将大量的时间 花费在五花八门的事务上,无法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做;对于时间管理,看

腾讯文库读《卓有成效管理者》一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