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浅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
浅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国家层面提供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
浅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国家层面提供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高职教 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 于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职院校专项计 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这些政策一方面为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 了支持与保障,引导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多贡献;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了 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新农村不断发展,从而使新农村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必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 将为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政策保障。(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 设有学校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高职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 伍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均围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 能力和理论知识来展开。同时,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还在国 家政策支持下设立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或开设一些涉农专业,保证了人才培养 的数量及质量。因此,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高 质量的急需人才。随着高职院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 数量也迅速增长。面对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的现状,高职教育快 速发展的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才供给规模,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数量的 要求。(三)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市场层面驱动人才发展的空间选择党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 不仅如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 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必将强力促进新农村和新农业的发展。这将给高职教 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培养出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具有农村背景的大学 生也将更加认识到在新农村大有可为。面对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理 性的大学生一方面面对新农村的低生活成本、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面对当 前新农村建设急需一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现状, 那么在新农村就业和发展就成为市场条件下人才发展的最优空间选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