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论》-整理好--可打印-职称考试必备
第一本《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著。比较喜欢刘良华的书,他总是能把高深的理论写的通俗易懂。 《有效教学论》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共九章。计划在一周内看完。昨天和今天看完了前言和上篇“什么是有效教
《有效教学论 第一本高 》 迎。随着各种教学模式的流行和 慎英、刘良华著。比较喜欢刘良 认可,人们开始认识到一种教学 华的书,他总是能把高深的理论 模式再优越,也不能作为唯一的 有效教师的品质 写的通俗易懂。 教学模式来取代其他具体情境中 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 《有效教学论》分为上篇、 的教学模式,而开始视其为“教 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 中篇和下篇,共九章。计划在一 学策略",人们开始意识到:课堂 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 周内看完。昨天和今天看完了前 教学不再是可以完全预测的,没 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 言和上篇“什么是有效教学”的 有一劳永逸和机械套用的教学模 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 三个章节的内容,其中前言看了 式。 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 两遍. 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 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 前言写了作者写作本书 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 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 的六个基本追求和九个章节基本 教学中的“人的问题”。 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 内容的一种概述。 第二章:有效教学的过程 师。——高慎英、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追 (有效“备课”、有效“指导”、 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 求: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 有效“激励”)有效备课需要考 有效“备课”的三个要素 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 虑三方面的因素:学习者、学科 “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 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 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其教 素,但“要”素大体只有三:学 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夸 学方法;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 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 美纽斯的班级教学“大"教学论认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提问并 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为,知识就像水、光线一样,从 倾听学生,避免满堂问,满堂问 1、学习者。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或教材那儿发出去直到学生 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活跃了,但 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 “接收”、“接管"为止。它是不 学生受益不多,且满堂问淹没了 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 变的,在学生身上不存在个人的 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 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和“差异" 理解问题.知识之源经由教师源 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 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 源不断地流向学生,就可以实现 思维;有效激励需要教师具有“激 求知热情。这需要教师不仅考虑 吧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目的。 励性人格”如:热情、期望和可 “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 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信任感.热情一是对学生热心,二 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有热 赫尔巴特设计的“普通”教学过 是对自己所教专业有求知兴趣和 情?” 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 求知信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什 ——系统--方法,后其弟子的弟 期望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同的成 么“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因 子在赫尔巴特的基础上提出五段 功,如同“罗森塔尔效应",可信 为教科书、练习册和课程纲要中 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 任感总是让学生值得信赖,有助 已经被详细地指定了。但教师的 ——总括——应用,五段教学法 于创造一种轻松、安全的心理环 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 在20世纪经日本传入中国,对 境,教师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 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 中国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前 两个因素:教师的学识和教师的 发”。课文、练习册和课程纲要 苏联凯洛夫的六段教学法则在其 人格. 只是界定了要教的内容,却并没 基础上对中国产生了更深远的影 第三章:有效教学的组 有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对它们进行 响.凯洛夫六段教学法:组织教学 织(班级教学的流行、小组教学 选择、组织和排序。 ——检查作业—-引入新课题 的努力、个别化教学的追求)班 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讲授新教材——巩固复习 级教学的优缺点对于我们一些教 和利用,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 ——布置作业.中国教育则在其 师来说是有目共睹的,而小组教 “教教材”。这些观念的提出对 基础上改造为五段教学法:组织 学对于我们来说还不够现实,以 教师选择和利用课程内容的要求 教学-—复习旧课—-教授新课 前常把小组教学和合作学习混 更高,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 —-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淆,岂不知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大" “分组教学”是在班级教学中专 3、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法 而“普通”的教学模式对一些教 门分离出“同类”的学生进行教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到什么程 师“新手”有所帮助。对于已经 学,“合作学习”是承认并利用 度,很难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有效 积累了一些经验的教师来说,多 学生的差异,教师感到班级差异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所提出的目 少有一点反感) 太大而又无法实现个别辅导时. 标能够不至于因太抽象而令学生 建构“教学模式”的有 往往将一部分“辅导"的职责转嫁 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因太具体琐 效教学在我国八十年代至九十年 给学生,让学生同伴互助;个别化 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如果 代初是非常热门的,这一时期的 教学的追求,小组教学难以消除 说教学目标应该表述得具体一 教学模式看得见、摸得着、易操 差异,且使不同学生产生心理障 些,那么,这种具体的教学目标应 作、易模仿(在刚毕业那会,我曾 碍,转换一个角度鼓励学生自学, 该以能够激励学生热情地学习为 参与过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实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也许 标准. 验,现在还记得教学流程为:出 这样的教学才是“以学生为主 “教学目标"设定之后,教师 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出示自学 体”。一旦小组教学走向个别化 需要大致确定用何种“教学方法” 提纲)—-学生讨论——教师讲 学习,现代教学也就向教学的本 来实现这些预定的目标。有效的 解,还曾去马店小学做过尝试教 质形式回归。 课时计划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 学法示范课)而深受一线教师欢 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方法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