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陕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陕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和谐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河南省信阳市陕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 2021-2022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试卷含解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考点::孔子和孟子. 31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和孟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1. 和谐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 评价孟子: 这两种和谐的是( )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A.道家、法家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 B.法家、墨家 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C.儒家、法家 解答:A涉及的是土地制度,故A错误; D.道家、儒家 B是选用人才的标准,故B错误; 参考答案: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体现了民本思想,而C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故C正确; D D是人性论,故D错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获取信息能力。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 故选C. 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所以应该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 4.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 意,故选D项。 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和儒家。 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 2. A.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是指 “” B.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C.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A、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建 D.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 参考答案: 设新时期 A C、“文革”十年 D、反右派斗争扩 【详解】据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 大化时期 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可知,清 政府对签订条约态度的变化,表面看似乎只有清政府卖国,实际上清政府强调自身在守约的同时也是 参考答案: 对列强侵略要求的潜在制约,说明请政府开始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A C 正确;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B错误;洋务运动后清政府逐 步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学习西方,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曲线维护国家主权,D错误。 3.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 5. 在西方的科学史上,既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又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 《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基础的科学家是(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A.伽利略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