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刘从德、何火萍 [内容提要] “均势”一词一直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有话语,然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在他的论述中论及“均势”,构成了其“均势”

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 刘从德、何火萍 [内容提要] “均势”一词一直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有话语,然而,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在他的论述中论及“均势”,构成了其“均势” 理论。列宁对“均势”的论述承继了欧洲国际舞台的某些传统,同时,又与其“帝国 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和平共处”思想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列宁的“均 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实践始终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列宁“均势”理论“和平共处”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4-0018-04 “均势”一词源自西方,最早用于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一般而言,它是“平衡”、“均衡”的同义语,指的是由各种能动力量所构成的体系 的稳定。[1]国际关系中所言的“权力均衡”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力集团 所拥有的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任何一方都没有绝对优势和居于控制全局的地位, 在国际关系中表现为和平状态。“均势”理论也是西方国际政治所有理论中最古 老、最长久和最有争议的理论。《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介绍了它的八种含 义:任何权力分配;一种状态和过程;霸权或追求霸权;权力协调中的稳定和和平;不 稳定和战争;一般权力政治;普遍的历史法则;决策者制定外交政策的指针。[2]英国 国际政治学家弗兰克尔的观点似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他认为“均势”有 两种含义,就其客观意义来说,指的是一种趋向于均衡的状态;就其主观意义来说,指 的是一种政策、原则、理论。[3]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欧洲国际舞台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作为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列宁必须对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回答。社会主义事业在帝国主 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取得突破后,能否存在下去呢?艰难的三年国内战争后,列宁多次 使用“均势”一词来描述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状态,形成了

腾讯文库承继与延展列宁的均势理论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