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

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 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追根求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学生出错的根源,从而有效调整教学设计。   关键词:关注教学;发现问题;追根求源   本

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 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追根求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学 生出错的根源,从而有效调整教学设计。 关键词:关注教学;发现问题;追根求源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根底上,再来学习把由假设干 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 示。显然,单位“1”由原来的“一个”拓展到“多个”,容易受以往 知识经历的负迁移,学生习惯于用整数来表示“小猴分桃的个数”, 要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 是个学习的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问题情境突破教和学的难点呢?通 过几次教学,我有如下所收获。 第一次教学(依据教材呈现情境的顺序) 第一次分: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问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 的几分之几?学生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第二次分:把8个香蕉平均 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出乎意料的是,学 生竟一致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香蕉的2/8。对于这种集体性的错 误,教师借助直观操作,带着学生实际感受分香蕉的过程,同时和分桃 的活动做比拟,在教师的反复点拨下,学生才逐渐明白这些香蕉是“4 份”中的“1份”应该用1/4来表示。 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香蕉的2/8呢?终究哪个 环节出问题了?原来,在分4个桃时,学生都能顺畅地说出每只小猴分 得这些桃的1/4,教师没有及时追问“为什么用1/4表示”,就直接 进入到分8个香蕉的拓展环节。殊不知,学生心目中的1/4表示的是 “4个”中的“1个”,而不是“4份”中的“1份”。教师的不深

腾讯文库追根求源巧设情境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