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者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一段时间了,目前,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不久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信息技术教育高级研修班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编者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一段时间了,目前,初中和小学的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不久前,在北京师范大 学举办的“首届信息技术教育高级研修班”会议上,苗逢春博士介绍了初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特别是对新课标中小学、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 标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这里,我们对苗博士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希望对 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 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 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 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 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 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 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 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 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 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 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 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