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第三节其它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成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激素有五类,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

第三章第三节其它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成为 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植物激素有五类,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 和乙烯(ethyne,ETH)。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 杂、多样。例如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 的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已为人所知,有的已可以人工合成,如吲哚乙酸;有的还不能人工 合成,如赤霉素。目前市场上售出的赤霉素试剂是从赤霉菌的培养过滤物中制取的。这些外 加于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与植物体自身产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在来源上有所不同, 所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称为外源植物激素。 最近新确认的植物激素有,茉莉酸(酯)等等 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激动素、脱落酸等。现已能人工合成某些类似植物 激素作用的物质如2,4-D(2,4-二氯苯酚代乙酚)等。 植物自身产生的、运往其他部位后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质。人工合成的具 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 5类:生长素、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生长素 C.D.达尔文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 物幼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兰 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引起胚芽鞘 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结晶,经鉴定为吲哚乙酸。促进> 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在植物中,则吲哚乙酸通过酶促反应从色氨酸合成。十字花科植物 中合成吲哚乙酸的前体为吲哚乙腈,西葫芦中有相当多的吲哚乙醇,也可转变为吲哚乙酸。 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因而处于不断的合成与分解之中。 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在高等植物体内,乙烯 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生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位,如禾谷类的胚芽鞘, 它的产生具有 “自促作用”,双子叶植物的茎顶端、幼叶、花粉和子房以及正在生长的果实、 种子等;衰老器官中含量极少。 用胚芽鞘切段证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通常只能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相反。 这种运输方式称为极性运输,能以远快于扩散的速度进行。但从外部施用的生长素类药剂的 运输方向则随施用部位和浓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长素可随蒸腾流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低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 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根最敏感,芽次之,茎的敏感性最差。种子中较高的脱落酸含量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生 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使细胞壁环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 细胞壁的结构松弛、可塑性增加,有利于细胞体积增大。因此是一种生长抑制剂,生长素还 能促进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它的作用在于抑制 RNA和蛋白质的合 成,对于维持顶端优势、促进果实发育,通常在衰老的器官或组织中的含量比在幼嫩部分中 的多。生长素也有重要作用。脱落酸存在于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 吲哚乙酸可以人工合成。生产上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如吲哚丙酸、吲 哚丁酸、萘乙酸、2,4-滴、4-碘苯氧乙酸等,可用于防止脱落、促进单性结实、疏花疏果、 插条生根、防止马铃薯发芽等方面。愈伤组织容易生芽;反之容易生根。2,在组织培养中当 它们的含量大于生长素时,4-滴曾被用做选择性除草剂。细胞分裂素还可促进芽的分化。 1

腾讯文库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