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文化素材
什么是文化?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什么是文化?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 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 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 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 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如果他在会议室、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 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独处时,他如何与 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 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 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 以有永续智能。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 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 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 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 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座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 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 许不同,但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如果说农村是宁静的一抹黛绿,那么渔村就是热闹的金粉。原来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神, 每一位神都有生日,每一个生日都要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地庆祝。渔村的街道突然变成翻滚 流动的彩带,神舆在人声鼎沸中光荣出巡。在农人眼中,渔人简直“迷信”极了。 在长达38年的“戒严”时代里,以安全为理由,台湾政府甚至不准许渔民拥有基本的现 代海上通讯设备,怕渔民“通匪”。于是风暴一来,救援的能力很低。夜里摸黑上船“讨海” 的年轻父亲,并不知道自己清晨是否一定会回来看见家里还在温暖被子里的幼儿。所谓“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