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1)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授课时间:3月8日-3月10日、3月13日-3月14日)一、 教材分析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奉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 谦让、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 38-310313-314 (授课时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奉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 谦 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 行为的 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为社会做奉献”那么进一步 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开展,自觉效劳社会、奉献社会,做一 个有益于社 会的人。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 并能 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知识: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 做 奉献。 重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奉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二、教学方法 亲社会行为是新课程标准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它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 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 气都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引导学生自觉落实 行为要求是我 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切实通过情境模拟、典范示范等灵活有效的方式, 帮助学生养成亲社 会行为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当着 不同 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 演好自己 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 (二)、课内探究: 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 一员, P20-P23, 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 欣赏教材图片,并口头答复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P20 、想想自己是否也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1 、我们之所以要养成谦让的美德:①② 2 、谦让表现在: 3 ①②

腾讯文库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