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8 致女儿的信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致女儿的信【学习目标】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学习重、难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懂得

致女儿的信 【学习目标】 1、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2、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 【学习重、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懂得爱情的真谛, 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曾获两 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 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体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 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校内领导等问题。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 学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代表作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 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 2、 题目解读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她的三封信之一。在信中, 作者怀着激动和欣喜的感情,站在平等的对话者的角度,一反严肃的说教,用神话故事 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忐忑( )( )繁衍( )幼稚( )迷惑( ) 惩罚( )一抔黄土( )刹那间( )宿愿( )伫 立( )怒不可遏( ) 2、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化为乌有: 1

腾讯文库九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