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研意成诗境,品象悟至情——《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重难点:1、反复诵读,解读诗歌意象“春”“江”“花”“月”“夜”;2、循着“月”的线索,理解诗歌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
研意成诗境,品象悟至情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重难点: 、反复诵读,解读诗歌意象“春”“江”“花”“月”“夜”; 1 、循着“月”的线索,理解诗歌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 境美,领悟作品的艺术 2 魅力。 、从文化意象中去理解文化情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史料中,一个人只有四个字的记载,却位列“吴中四士”,名垂千古; 兖州兵曹一一《旧唐书贺知章传》。 ・ 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一个人一生就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就被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一一王闿运 《论唐 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 另一首《代答闺梦还》 0 到底是谁的什么作品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夜》 板书春运龙月夜 T 大家最初读这首诗,发现和我们学习的绝句、律诗有什么不同? 预设:诗歌很长/不会背诵 Q 指点:诗歌很长,是因为它是一首乐府诗。 我们初中学过什么乐府诗篇目? (这里已经安排了学生预习,) 符合新教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要求。 ・ 《木兰辞/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本是音乐机构,后来专门负责为君主采集大量民歌,内容丰富,反映真实生活:后来,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 的诗体 名称。它,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乐府诗真实又便于吟唱,为什么这首诗写的时候无人问津,此后的八百年都沉寂无声,而后又 被今人盛赞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一闻一多 呢? 到底是什么魅力呢? 也许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评价它的话是最为中肯的。 二、教学过程 (一)意象切入,解题理文 、意象和意象群 1 他说:“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意象群”,同学们,我们在必修上册学过《沁园春•长沙》 大家能说一下带有意象的诗句吗? Q 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意象是承载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群呢,顾名思义,就是意象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寄寓感情的意境。 ・ 你能说出《沁园春长沙》带有意象群的诗句吗? 举例: 比如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