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诊疗常规
心理科诊疗常规一、抑郁障碍【病史采集】1.发病年龄应注意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说来,抑郁障碍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2.心理社会因素注意发病前有无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一些创伤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婚
诊疗常规初稿一 心理科诊疗常规 一、抑郁障碍 【病史采集】 1. 发病年龄 应注意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说来,抑郁障碍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 2. 心理社会因素 注意发病前有无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一些创伤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婚姻变故、职业 变动等。 3. 躯体疾病 抑郁症在患躯体病的人群中相当常见。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在评定患者时应注意发病前 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或躯体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有所考虑。 4. 既往发作的临床表现 应了解患者以往是否具有类似的发作,一些患者以往可能具有类似的发作。同时要注意以往 发作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有无诱因等。尤其应注意以往有无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如有轻 躁狂或躁狂发作,则应诊断为双相障碍。此外,医生应同时询问以往发作过程中有无自杀观 念及自杀企图,以作为本次诊断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 5. 发作的频度 应详细询问并记录以往发作的频度,通常说来,发作的次数越多、程度越严重,往往预示着 患者的预后较差。 6. 既往治疗方法及疗效 如果以往曾经有过类似发作,还需要了解以往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药物的剂量、起效的时间、 疗程、主要不良反应等。同时要了解间歇期的社会功能是否恢复到病前水平。 7. 过去史及个人史 () 了解患者的过去既往史及个人史,尤其注意有无躯体疾病以及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要注 意患者有无酗酒或滥用药物的情况及患者的人格特点。 8. 家族史 一些患者可能具有抑郁障碍的家族史,也有些患者家族中有人患有其他精神障碍或有自杀企 图或自杀死亡者,应对此作详细了解和记录,并画出家系图。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 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那么,患者最终将出现躁狂发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对这样的患者, 最好采用心境稳定剂等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 “” 抑郁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和意志行为降低,习惯称三低症状,其中 以情绪低落最为重要。典型症状可见早晚有所变动,具有晨重夕轻的变化。在精神检查时应 注意如下一些表现: 1. 情绪 “”“ 情绪低落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患者感觉心情压抑、提不起精神,觉得自己简直如同乌 ” 云笼罩,常哭泣,无愉快感。 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患者的自我评价往往降低,可以产生无用、无助、失望或绝望感。部 分患者有深深的内疚甚至罪恶感。患者可以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生 不如死。患者容易产生自杀观念、自杀企图或自杀身亡。对此应高度警惕。 2. 兴趣 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兴趣减退及愉快感缺乏,即使对以前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难以提起兴趣。 () 因此,患者常常放弃原来喜欢的一些活动如体育活动、业余收藏、社会交往等,往往连日 常工作、生活享受和天伦之乐等都一概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快乐,行为退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