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日:“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 于众是以圣
2022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日:“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 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 国不法其故”甘龙日:“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日:“常人安于故俗, 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郃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公日:“善。”以卫鞅为夺后吞。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 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 有能械费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笑敢彼。复曰:“能彼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他 之,辄配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劣于犯法。卫鞅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 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其信公子虔,率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 于公战,怯于 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日:“此皆乱法之民也! ”尽迂之于边。 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 平涉,霸者不欺四邻,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再为家者不欺其亲。不若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 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 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上补其所亡,岂不哀栽! 昔齐桓公不背曾沫之盟,普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 期,秦孝公不废彼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 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优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 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B.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荀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C.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丁•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 D. 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 法其故/ 2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工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 太子,古代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 糅,《说文解字》有言“狡,墨刑在面也“,就是占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D. 四海,泛指天卜一、全国,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四海”也有此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卬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秦孝公 支持他变法。 B. 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徒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 新法顺利实施。 C. 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 以示执法公正。 D. 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 初说变法不好. 4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 ( 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5 .T 选文末段是司马光对.鞅变法的评价,请结合评价概括司马光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召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十月,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使。兴感恩流 涕,士众无不鼓舞。十一 月,辛西,遣知制诰袈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岁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 士受踢,欢声如宙。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 之,终夕不倦,待度礼极厚,请度遍至所部州巨,宣布朝命。 兴行朝廷法令,揄赋税。诸军讨淮西久未有功,五月,上遣中丞裴皮诣行营 宣慰,察用兵形势。度还言淮西必可 取之状且日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中李光颜奏败以西兵于时曲淮西兵晨压其垒而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