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学科教育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_学科教育论文摘要:随着我国 教育 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分别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_学科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 素质教育转轨,本文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分别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 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轨,中学教育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这个转轨 的任务也就刻不容缓地摆在了中学各学科教学面前,并成为各科教师所面临的新课 题[1]。 从静态上看,素质构成基本有以下五个因素: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方面分析,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 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 的道德的、心理的、劳动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 潜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2]。可见,“素质教育”虽是 一句简单的话,实行起来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下面就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素 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点心得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进行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 1.1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地理 学科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日新月 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如 在讲我国的疆域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横 十万里,悠悠五千年,为世界上最大、历史最久的国家之一,在这广阔的国土 上,有丰富的特产、锦绣的山河、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 学习。 1.2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 加强国情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目前的真实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避免有 的学生有盲目的崇洋媚外或妄自尊大的情绪出现,例如不少同学认为中国地大物 博,资源丰富,在讲到“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组数字 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 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2)我 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3)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 大,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后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了中 国地大但物并不“博”,而且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当我讲到我国西部地区不少地方 缺水严重,不少地方的人吃水都成问题时,不少同学在课堂上表示要节约每一滴 水,坚决同浪费水的行为做斗争。这堂课以后,班里的浪费现象明显的减少了。 1.3在地理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